最近,乌克兰媒体直接指出,西尔斯基的“微操作”是目前乌军作战不顺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乌军内部人士透露泰仓配资,西尔斯基的指挥风格极为强硬且不容妥协。比如在撤换第59突击旅旅长舍夫丘克的事件中,他直接跳过了时任无人系统部队司令的苏哈列夫斯基,跨越了层级下达了撤换指令。
撤换第59旅旅长的原因是该部队未经上级批准,擅自撤退。虽然该旅后来辩解说,如果不撤退就会被敌人包围,但这一理由并未得到西尔斯基的认可。在乌军内部,有人认为西尔斯基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战术细节上,而非宏观战略。他整天忙着发布如何夺回排级阵地的作战命令,反而忽视了全局的战略规划。甚至乌军总部违反了规章,明确指示各个班组级阵地的具体位置,而这种决策本应是由排长负责的。
这种所谓的“微观管理”让一些乌军单位感到十分压抑。更加让人不满的是,乌军总部下达的命令中,竟然还包含了“如果不按照指定位置布防,将追究刑事责任”的内容。可以说,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西尔斯基确实堪称“微操大师”。
展开剩余68%关于第59突击旅的撤换事件,具体情况是,乌军总部为该旅下达了各分队的具体部署位置。然而泰仓配资,某些分队因守不住阵地,选择了未经报告而擅自后撤。西尔斯基对此十分愤怒,决定撤掉旅长以示警戒。
“坚定守住”阵地的难度远超想象。乌克兰媒体还举了一个例子,称有将领建议乌军从捷尔任斯克方向向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收缩阵地,以腾出兵力应对更为迫切的威胁。然而,这一提议被西尔斯基坚决拒绝了。西尔斯基回应道:“我们怎么能放弃任何一个地方?怎么能轻易放弃定居点?”因此,依托水库等天然屏障来缩短防线、实现地利优势的战略几乎被完全忽视。
在坚持不撤退的同时,西尔斯基也将指挥范围细化到了班组级阵地。这种做法不仅让下属单位疲于应付,也使得他与(前)陆军总司令德拉帕蒂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西尔斯基曾担任陆军总司令,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包括任免陆军官员、决定增援部署以及调动预备队等一系列重要事务。而德拉帕蒂上任后,权力大大缩水,连100名、20名、甚至10名受训士兵的分配都要由西尔斯基来决定。
有些乌克兰内部人士对这一点颇为激动,认为西尔斯基刻意限制德拉帕蒂的职权,甚至有人质疑是否是为了证明德拉帕蒂的无能。两人之间对于乌军战略的看法也存在巨大分歧。德拉帕蒂主张,根据当前的资源,应该全力组织防御;而西尔斯基则认为乌军应继续进攻。由于德拉帕蒂被视为一位“人性化指挥官”,他成了西尔斯基的潜在竞争对手。
如今,德拉帕蒂因为在训练场多次遭遇袭击而自愿辞去了陆军总司令的职务。但尽管乌军内部存在一些斗争,德拉帕蒂并未被完全边缘化。虽然他现在名义上担任联合部队司令这一虚职,但实际上仍然在指挥霍尔蒂察战略集群。从目前情况来看,西尔斯基对乌军陆军的控制力仍然非常强,他实际上才是乌军的真正陆军司令,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乌军的战略决策。
然而,随着乌军高层的内部分歧逐渐暴露,这无疑会影响到乌军的整体作战效率,从而为俄军的进攻提供了可乘之机。
发布于:天津市龙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