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视传媒华楚新起点
来源:公众号刚写完
1999年,是个巧合的年份。
那一年,释永信正式成为少林寺方丈,一手将这个嵩山古刹打造为横跨五洲的“功夫IP帝国”;也是那一年,汪林朋临危受命,出任“居然之家”总裁,不到十年,建材卖场变身家居商业航母,红遍全国。
一僧一商,从那一年出发,一路高歌,一路封神。
如今,两人却在同一周内接连跌落。一个被查,一个传出坠楼。
展开剩余90%这不只是命运的交汇,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释永信:从农家少年到“少林寺CEO”
释永信,原名刘应成,1965年9月6日出生于安徽颍上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6岁时出家进入少林寺,拜当时的方丈释行正法师为师。其后曾在江西云居山、安徽九华山、北京广济寺等处学习。1984年回寺,被推选为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之一,协助行正方丈处理日常寺务。同年9月,赴江西普照寺受具足戒。
1987年8月,行正方丈圆寂,释永信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员会主任。1999年,即前任方丈释行正法师圆寂12年后,释永信获得当时的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佛教协会的认可,在该年8月举行升座仪式后正式接任少林寺方丈。
1999年,也正是从那一年起,少林寺从“武林圣地”转身为“功夫品牌”,逐步建立起横跨五洲的文化商业帝国。海外机构超40个,覆盖欧洲、美洲、东南亚;品牌注册项目涵盖功夫培训、影视制作、旅游、保健品、素食餐厅、养生地产等。
这种成功背后,是少林寺特殊的组织结构。
寺内设有“常住会”负责日常决策华楚新起点,释永信以方丈身份为核心,掌握人事任免、财务审批、项目投资等关键权限。
在体制上,少林寺受国家宗教事务主管部门监管:中央统战部宗教局、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登封市宗教事务办公室;同时,因为少林寺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5A级旅游景区,也接受国家文物局与河南省文旅厅联合监管。在这个“宗教机构 + 公共文物 + 文旅资源”的混合体中,释永信拥有极高的决策影响力。
他推动设立多个企业法人平台,包括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登封少林功夫传习有限公司、登封少林药局有限公司等,曾掌控10余家商业实体,建立了少林体系内的企业矩阵。
特别是2009年到2011年间,释永信还主导推动“少林上市”计划,计划通过整合少林文化资产,成立文化股份公司,拟融资达10亿元,最终以上市方式实现产业化、资本化运营。该计划引发争议,最终据传被时任国务院总理否决,理由是:“少林寺不应商业化到丧失底线。”
尽管上市未果,释永信依旧将少林寺发展为旅游与文化产业巨擘:国内景区年游客超过300万人次,表演收入、授权收益、周边商品营收以亿计。他本人被媒体称为“最懂商业的和尚”,曾登上《福布斯》专题,也受多家国际传媒追访。
但从早年起,有关释永信的争议也未曾止息。
2015年,实名举报人指控其“私德败坏、资金混乱”,虽调查最终未果,但公众对“和尚变CEO”的质疑声从未完全沉寂。
直至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官网通报: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通报发出后,媒体人罗昌平随即在社交媒体上,针对释永信提出三个鲜为人知的尖锐问题:
为何“不顾组织反对”,执意要去拜见教皇方济各?
十年前“裤裆与钱袋”的丑闻如何过关?谁在护短?
“山门之中的两宗命案”会否彻查?
记者秦枫也发声,质疑“释永信这种假和尚,为什么才被带走调查?”……“大概十五六年前,就听河南省宣传部的陪同人员说,他在郑州养两个女大学生”……“早前有企业家去他那里吃顿斋,要十万起步”……“这么多年让他再前台演来演去的,又是集体利益需要维护吧……”
虽然这些声音来得并不早,却将沉寂已久的质疑再度点燃,让“为何现在才查”成为坊间热议。
汪林朋:从部委机关干部到家居教父华楚新起点
汪林朋,1968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早年毕业于北京商学院会计系,进入原国家商业部财会司工作。1993年,26岁的汪林朋主动请缨到国内贸易部下属的中商企业集团公司担任财务部副经理。两年后,他进入了新成立的国内贸易部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汪林朋用了三年时间,从财务部经理,升至总经理助理,最终担任副总经理。
1999年,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汪林朋临危受命,出任居然之家总裁一职。在这里,他一呆就是26年,直至人生的终点。
当时的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还是一家大型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股东之一就是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国企改制盛行,汪林朋斥资455.89万元成为公司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8.99%。2015年,汪林朋通过中天基业收购了其余自然人股东持有的股权,进而成为了居然之家的实控人。
掌舵居然之家,汪林朋力推变革,他因此被视作改革先锋。
汪林朋的几个动作至今仍被人称道。面对传统家居卖场“摊位制”的行业顽疾,他提出“先行赔付”的颠覆性政策,打破了行业潜规则,要求商场对消费者投诉承担连带责任。这在当时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初期曾招致商户反对。这一招,为居然之家树立了“消费者权益守护者”的品牌形象。
他推动将家居卖场从“二房东”升级为“商业运营商”,主导“市场化招商+标准化运营”模式,通过统一收银、质量检测、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重构行业价值链。
系列变革后,居然之家实现了快速增长。到2015年,汪林朋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时,居然之家已发展为全国性连锁品牌,覆盖超300座城市,门店超400家,年营收超百亿,堪称中国家居流通渠道的龙头之一。
2019年,阿里巴巴入股;2022年,其通过武汉中商完成借壳上市,市值一度超400亿。居然之家正式成为“家居新零售”标杆。
汪林朋本人也从商人跃升为家居产业的风向人物,频频登上央视、财经杂志、行业论坛。近年来更亲自推广“居然智家”系统,探索智能家居平台化解决方案,在多个短视频平台高频露面,亲自讲解、招商布道。
但风口背后,是渐近的阴影。
2023年前三季度,居然之家营收97.44亿元,同比增长3.33%;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4.99%,债务总额高达344.32亿元,资金压力激增。
2025年4月17日,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立案留置。实际上,4 月 8 日,汪林朋现身武汉行业论坛,手持话筒,激情满怀地畅谈 “五年千亿智能家居计划”,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活动结束后,汪林朋与朋友一起晚餐并玩掼蛋至23点回到酒店,4月9日早8点,与汪林朋相约一起用早餐的朋友一直没有联系上汪林朋。之后,汪林朋与家属及秘书联系,告知了被留置的情况。
如此戏剧性的反转,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至7月23日,居然智家发布公告,汪林朋解除留置,变更为“责令候查”。7月27日晚,多条社交媒体与业内消息则称其坠楼,虽尚未见官方确认,但也未见辟谣。
社交媒体上有传言,称他“交了55亿,头发全白,瘦了三十斤,走路要人搀扶”,但此类说法至今未获权威信源证实。
与此同时,另一家居龙头红星美凯龙的创始人,比汪林朋大两岁的车建新仍在留置中未归。这场行业波动,远未结束。
从4月17日被留置,到7月23日被“责令候查”,再到27日疑似坠楼,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外界几乎没有一丝信息。那是一个信息真空期。
汪林朋经历了怎样的调查?解除留置后的100小时里又发生了什么?
截至目前,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媒体也难以接近。
但每一个问号,都是这场事件背后无法掩盖的真相缺口。
时代的车轮,裹挟着每个人或前进,或倒退
释永信与汪林朋,并非普通“失势者”。他们的落幕,不只是舆论八卦或情绪发泄,而是价值系统与权力逻辑的一次重写。他们都曾极度“懂时代”:一个把宗教做成品牌,一个把家居卖成平台。他们顺势时风光无两,如今却也成为了风向转变后最早被吹倒的人。
他们的体系里,有数以千计的僧人、员工、加盟商、供应链。他们背后,是政府、资本、地方政商网络交织的庞大结构。如今,连他们都不能自保,其他人,又能依靠什么?
这不是两场孤立的人物悲剧。一个是少林寺的商业化总设计师,一个是家居行业的实业标杆人物。他们的成功,拜时代所赐;他们的崩塌,也同样因时代骤变而来。但这不是谁能否“看懂时代”的问题,而是:在这个骤变的时代,没有人有机会提前做出正确的判断。
时代的巨轮不会解释什么,它只会无声地压过每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最终你会发现——在这场结构性的洪流面前,哪怕你曾站在高处,也终究无法选择命运的岔口。
释永信与汪林朋,面对时代,你我无力选择。
2017年7月29日,北京湖北企业商会三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商会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在这次大会上,汪林朋接力泰康保险董事长陈东升当选新任会长。
*文中信息综合自公开媒体报道(包括《天下杂志》《财新》《每日经济新闻》等)、行业评论、自媒体分析与社交平台发言。如有不准确处,欢迎指出华楚新起点,我将第一时间修改更正。
发布于:北京市龙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